当前位置: 首页 > 夕阳风采 > 正文

【湖美人】肖成章: 山高水长 独善尽美

【来源:离退休干部工作处  | 发布日期:2016-07-18 】

       肖成章(1937——2016),1937年生于湖南衡阳,我校退休老教授,湖北著名油画家。2016年7月17日,肖成章先生在武汉因车祸不幸辞世,享年80岁。肖成章是湖北油画界承上启下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一生酷爱艺术,专注于油画艺术创作、研究与美术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油画家和艺术工作者。此刻,我们刊发这篇访谈文章,谨对肖成章教授的不幸逝世致以沉痛的哀悼,对他一生献身艺术与教育事业的执著精神表达无比的敬意。


      肖成章,男,汉族,1937年生,湖南衡阳市人,1964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原湖北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历任湖北美术学院油画、壁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留校后从事艺术教育45年,他治学态度严谨、思路开拓、教学深入浅出、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受学生爱戴。1994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师范专科院校教师三等奖》;1996年应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邀请赴俄访问进行学术交流。

      作品多源于生活、紧贴时代、艺术基础扎实。功力雄厚、追求单纯朴实的画风。擅长油画、素描、水彩、粉画等,并涉足壁画、宣传画等领域。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省美术作品展览。且有多件作品选送日本、法国、新加坡等国及港、台地区展示发表。

      其作品油画《挤豆浆》、《腊尔山集归》(又名《阳光下》)参加1988年湖北美协举办的《湖北油画》展览,油画《挤豆浆》1990年入选《中国首届油画精品展》及作品集,并选赴日本展出,被千代田俱乐部收藏;油画《总设计师邓小平》1993年获湖北省科普美展特别奖;油画《棒棒糖》入选1996年海峡两岸《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百人大展》及画集;油画《螺丝钉》1999年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等。作品《饮马》获第六届中国粉画优秀奖。

肖老师书房一角


       退休后仍勤耕不辍,曾受聘于湖北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武科大中南分校、华科大武昌分校任教;还创作了不少作品。2009年创作油画《胡杨颂》,特邀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湖北省第十一届美术展览》,为祖国献礼。2009年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回眸——肖成章教授从教45周年/从艺53周年画展》。

肖老师未完成画作


心怀感恩  身肩创作与育人双责

       采访中,肖老师提及最多的词就是“感恩”。他坦言,“我的一生非常幸运,十七岁时得过一场恶病,市区政府出资抢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后来到学校,杨立光、刘依闻两位老先生,当然还有很多老师,都很关心我。”谈起当年的读艺专的生活,肖老师两眼闪光,“那时国家对师范是全供应的,包括我们的食宿都是大学生待遇,13块5!那是非常好的了!一般我们在中学7、8块钱的伙食。这样,家里就不用管我的生活,我才有条件继续上学。”怀着这份感激,肖老师确立了献身艺术教育的方向,而后又放弃考研的机会,默默无闻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了53年。正所谓“伟大在平凡中展现,格调在自然中升华”。肖老师笑言“我是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极其平实朴素的语言,我们不得不为之动容。竭尽所能培养国家有用人才,正是他老人家一生最大的愿望。


执着追求  探寻艺术教育真谛

       谈起走上艺术道路的经历,肖老师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初中毕业后我跑到一个市文化馆,那有个搞宣传的美术干部叫张景森,我就参加他那个宣传活动。就这样我有空余时间就到文化馆去,他一边要我临摹宣传画、连环画,一边就教我怎么画,临的不好,他就教。他从工作和宣传需要这个角度,让我学习画画。他的教导,为我指引了事业的方向,要做宣传,为人民服务。”张景森先生为年轻的肖老师开启了艺术之门,肖老师也将艺术作为毕生的信仰,孜孜以求。“画画如果钻进去了,是其乐无穷的,所以在画的过程中要有追求,这个过程很艰难,一旦达到你追求的高度,就能收获最大的快乐。那次参加梅尔尼科夫油画讲习班,就讲到这个问题。梅先生把艺术比作生命的诞生,生命诞生的基础是爱情,但其过程是痛苦的。”考入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后并入湖北艺术学院)后,肖老师跟随杨立光和刘依闻两位老师学习,两位老师油画的语言技巧、笔触让肖老师非常振奋,为之折服,所以立志学油画。这一学,就是53年,从学生时代起早贪黑、发奋用功,到从教后钻研教学大纲的编纂,肖老师一直将艺术和教育作为毕生志业的追求和安身立命的凭借,在追求中获得创造性的成就是心灵最大的慰藉。若是一心以艺术的本事去沽名钓利,则无缘深入艺术的堂奥。处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诱惑中,画坛多元化的时代,肖老师对于艺术和教育的这份执着,可谓难能可贵,是一位名副其实、德高望重的教授。

       如果从十五世纪荷兰画家凡.代克兄弟算起,西方油画已有五百余年历史。二十世纪初期传至东方,先到日本,后入中国,至今将近百年。肖老师作为第三代油画家,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吸收了前两代艺术家的精髓,既有传统油画的技能和扎实的素描功底,又将油画赋予中国的语言。不论是本土的或外来的,是东方的或西方的,是水墨还是油画,对于各种不同的画,他都有相当程度的认识、研究和实践。陈立言教授评价肖老师的画作“沉着、酣畅、明朗、大气,无论采用何种章法,何种色调,都是写出来的。‘写’是肖氏作风的形象品牌,写出了诗意,写出了情怀,写出了神采,写通了中西,写出了肖老先生的青春气质”。


注重基础  巩固艺术创作修养

      肖老师强调不能一味的搞创作,不重视基础。他更正了“基础”一词的概念,“基础不仅仅是素描,还有生活,以及思想的修养”。苏东坡说是“造物者之无尽藏”,最大的客观“存在”,最丰富的“无尽藏”就是生活。如果忽视了生活这个最广阔的题材,画作将受囿于一隅。没有功夫就没有骨架,没有生活就没有血肉。有功力的作品才耐看,有生活的作品才感人。这就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另外,容易被学生忽略的是思想基础。中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要有这样一个思想基础,才能把社会生活反映出来。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不同国度不同思想,看到的事物也不尽相同。要辩证的看问题,除了主旋律外,还有一些非主旋律的东西存在,存在会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东西。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时曾经说“窗子打开了,总有几只苍蝇飞进来”。所以我们需要有个思想基础,把握主旋律。当然,素描基础也是不容忽视的。素描是艺术家和生活之间的桥梁。“我很赞成前苏联的‘契斯恰科夫教学法’,这套教学法是十分的扎实、循序渐进。”肖老师说道。

       古人说“师其心,不师其迹”,艺术不等同于技术,尤其是一家一派的定型化的技术,,其结果,只会距离艺术创作的本质更为遥远。创作虽然不能“教”,但大师的观念和经验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又指引、辅导之功。


继承传统  饱含激情探索创新

       传统要薪火相传。“抽刀断水水更流”。传统是一条长河,从过去流向未来,不可能切断。而传统是否僵化,是否不能再出新猷,要看在什么人手里,如何运用。它可以是你的资源,也可以是你的枷锁。肖老师指出,本次在武汉展出的“中央美院60周年素描展”就是传承历史的见证。从徐悲鸿等第一代油画家的作品到如今在校学生的优秀习作,充分展现出一代又一代大师、学子在艺术道路上的求索历程,这其中许多经验是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更值得赞赏的是,中央美院在保存名家作品和优秀习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这也是我院学习的榜样。

     “创新是要在扎实、娴熟的基本功上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肖老师对如今一部分学生只求创新,不重基础的状况表示深深的担忧。肖老师为建国60周年创作的《胡杨颂》正是注重创新的杰作。这幅作品,肖老师突破严谨的绘画方式,饱含激情大胆探索,采取寓意的象征手法,用大斧劈、泼彩的技法,把胡杨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肖老师的艺术正如高山流水,源源不断,山高水长。


肖老师作品


















附:

肖成章年谱简编(部分)


1937年

● 出生于湖南衡阳市(农历丁丑年正月廿四)。

1938年

● 由于战乱,随家人奔波到广西、贵州,断续上过初小。


1950年

● 就读于衡阳市第一完小。


1953年

● 就读于衡阳市第二中学,钟爱美术。在美术老师贺元起先生(后任美协湖南分会副主席)和文化馆美术干部张景森老师的指导下在课余学习美术。每逢星期天、节假日,常画些速写、插图、宣传画、连环画,以配合时事进行宣传和学习,并初学创作。画有宣传画《把黄土变为绿原》,1956年入选“湖南省青年美展”,到武汉等地巡展后被选送“全国青年美展”。


1956年

● 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到衡阳招生,他有幸考上艺师美术系五、七年制学习。(艺师是由华师分出来的美术音乐两系组成)原华师院长杨东莼给大家上了一堂巩固教师专业思想的课。自此之后,两个专业思想深入他的脑海,一是对艺术的热爱,一是对社会的责任。家境拮据的他能够继续完成学业、实现艺术梦想,得益于学校,得益于社会。从此他确立了献身艺术教育事业的方向。


1958年

● 在校学习期间,课外还画了一些水彩写生练习,有些作品参加了兄弟院校交流展。

● 黑白画《妯娌间》刊载于“湖北日报”,这是在校时首次发表作品


1959年 

● “武汉艺术师范”与“中南音专”合并成立“湖北艺术学院”,正值完成三年高中阶段学业之际,即定为附中毕业。学校结合他的成绩和爱好,直接升入油画本科学习。


1960年

● 他是“湖北艺术学院”成立油画专业以来第一届学生,杨立光院长为他们上了第一堂油画课,刘依闻主任为常务主课教授。杨院长为了让学生探索油画中国风,还特聘原武昌艺专元老、国画家张肇铭先生讲授中国画传统理论及实践。杨立光、刘依闻先生的严谨学风、扎实造型能力和全面的艺术素质都绐肖成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之受益终生。


1961年

● 进入本科后,受罗工柳油画展的影响,学习画了一些小油画、如《东湖》、《水库木材场》、《天桥水渠》等,进行色彩练习。还摸索着利用水彩工具画出小油画效果,如《树林前的篱笆》、《工棚夕照》《黄昏的树林》,以简便的方法进行色彩练习,使他对色彩的感知有了新的突破,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还有多幅构图稿也是采取这种方法画的,如《捡车工》、《下班》、《小憩》、《火车司机的早晨》等。


1962年

● 画了一批舞蹈学员的水彩肖像速写。


1963年

● 秋,到洪湖体验生活,进行毕业创作,深入到洪湖新堤、峰口、沙口、瞿家湾、狮子河等,住进湖墩(湖中小岛),与渔民、农民一起打鱼插秧,自己学习撑船出入湖港河汊画画等。


1964年

● 完成毕业创作油画《洪湖岸边是家乡》,受到蔡若虹等美协领导同志的肯定,被选送参加“全国艺术院校毕业生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同年入选在广州举办的“中南五省美术作品展”。

● 七月毕业,留校任教

● 油画《工人肖像》入选“湖北省第五届美术作品展”。

● 秋,参加“湖北省社教工作队”到江陵。


1965年

● 参加“湖北省社会主义教育展览”,绘制大型宣传画。

● 湖艺停止招生,成立湖北美术院(即画院),下设美术工作队,进行美术宣传工作、辅导培训业余美术骨干、深入生活进行创作。随美术工作队下到新洲刘集采访农民自办机械化,进行组画创作。


1967年

● 借调到武汉军区参加毛泽东同志巨幅图片展览的筹备工作,绘制大型毛主席像及宣传画。


1969年

● 参加武汉军区英模人物“李全洲英雄事迹展览”。


1970年

● 由武汉军区派到兰州军区复制“英模干部门合事迹展览”。


1971年

● 与兰玉田、崔炳良等同志组成小分队到武钢四号高炉、一米七轧机蹲点,配合一冶搞宣传、辅导工人美术骨干、绘制了一批宣传武钢建设的宣传画。


1972年

● 参加湖北省美协为“纪念延座讲话卅周年展览”的组织工作,被派往郧阳地区二汽片组稿,有多件应征作品入选省美展。

● 创作的宣传画《用新的胜利争取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入选省美展,收入“湖北省纪念延座讲话卅周年美术作品集”。并选送北京,入选“全国纪念延座讲话卅周年美展”。

● 学校恢复办学招生,文教系统分家,调到学校任教。


1973年

● 秋,到大冶铁矿画了一批大冶露天铁矿的水粉凤景组画。


1974年

● 编写教学大纲、教材。担任了第一届工农兵学员的教学任务,并以工农兵生活为主课堂,带领学员上山、下乡、下厂、下部队,并结合当前任务、配合宣传工作进行实地教学。与学员、社员、工人、战士进行三同,这段时间到黄陂、新洲李集、崇阳青山水库、应山部队等处,画了一系列工农兵的油画肖像。


1975年

● 随杨立光教授、刘依闻教授、阮璞教授、刘述杰教授等先后带领学生到武钢一冶安装公司、葛洲坝三三零工地、三斗坪、黄陂李集等地,体验生活,进行教学实习,画有一系列工人农民肖像、风景和工地场景等作品。

● 到应山伞兵部队画训练组画;到海校培训美术宣传骨干,画有战士的生活和肖像。


1978年

● 任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担任文革后招收的第一届 大学生的教学任务。


1980年

● 参加由杨立光教授主持的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设计布置任务,创作和绘制大型壁画《白云黄鹤》。

● 作油画肖像画《青年石油工人》、《女大学生》等。

● 作油画肖像《雕塑家张祖武教授》。


1981年

● 创作油画《让青春闪光》入选湖北省美协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美术展览”。


1982年

● 委派赴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组建建筑系并为之编写建筑美术教学大纲及教材并兼任教学。


1984年

● 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6年任省盟湖美直属支部付主委。

● 创作油画,《螺丝钉》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湖北省笫六届美展”。

● 创作壁画《腾飞》并与杨惠民、杨永东同志共同制作成玻璃马赛克壁画,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所采用。并入选《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全集壁画集》。



1986年

● 担任湖北美术学院助教班导师。

● 探游三峡完成油画风景写生作品《西陵晨曦》、《三峡夔门》、《新滩桔林》、《空岭烟云》、《高岚之秋》、《香溪河畔》、《神农出山》等。

● 油画《鱼》入选“中国民盟盟员美术作品展”。


1987年

● 寻访湘西,创作油画《腊尔山集归》(又名《阳光下》)和《凤凰吊脚楼》。同时酝酿《挤豆浆》的构思。


1988年

● 完成油画《挤豆桨》的创作。

● 油画《挤豆浆》、《腊尔山集归》1988年均入选湖北美协举办的“湖北油画展”。


1989年

● 任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

● 粉笔画作品《白玉兰》、《坐着的女人体》《躺着的女人体》《睡着的女人体》,参加“全国笫四届粉画展”。


1990年

● 油画《挤豆浆》入选《中国油画首届精品大赛展和作品选集》。同时选送日本展出,被日本干代田俱乐部收藏。

● 油画《腊尔山集归》入选《湖北美术学院赴法国作品交流展》。


1991年

● 任湖北美术学院油画教研室主任

● 参加由文化部委派中央美院举办的“梅尔尼柯夫油画讲习班”学习。

● 粉画《母与子》、《女人体》等作品入选“全国笫五届粉画展”。


1992年

● 参加并执笔整理梅尔尼柯夫的授课录音,《艺术有如生命的诞生》一文发表在《世界美术》1992年第二期上。

● 秋,受聘于湖北书画专修学院主讲教师。


1993年

● 任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导师。

● 油画《总设计师邓小平》,入选“湖北省笫四届科普美展”,获特别奖。

● 湖北省美协第五届理事、油画艺委会委员。

● 由民盟指派到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习。

● 粉画《饮马》入选“全国第六届粉画作品展”,获优秀奖。后与粉画《枇杷》一起到新加坡展出。


1994年

● 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 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一九九四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

● 教师节庆祝会上,学院颁发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6年

● 应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邀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术访问交流。访问了列宾美院资深教授梅尔尼柯夫并应邀到家作客、付院长别希可夫、杰亚多夫、列赫特等多名教援,和著名画家柯日列夫、特卡乔夫兄弟等。参观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阿尔米塔什和特列恰科夫画廊,作有油画《尼古拉二世教堂远眺》、《彼得广场》、《普希金塑像》等。

● 油画《棒棒糖》应邀参加“海峡两岸油画名家百人大展”,并收入画集发表。


1997年

● 创作油画《映日红》。


1999年

● 油画《螺丝钉》获中国历史博物馆“世纪收藏”。


2002年

● 作《恩师、油画家、教育家刘依闻教授肖像》。


2003年

● 受聘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艺术学院任教授。在该校举办个人画展、担任基础课教学和教师培训。


2005年

● 为怀念恩师杨立光教授逝世五周年创作油画《恩师、油画家、艺术教育家杨立光教授》。

● 受聘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任教授。


2006年

● 《肖成章作品集》问世。

● 受聘于湖北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任教授。


2007年

● 应在新疆工作的叔伯弟妹之邀与余建安同赴新疆各地采风,画了一批油画作品《魅力西部——新疆篇》。


2008年

●为纪念国画家张振铎教授诞辰100周年创作张振铎油画像《笔墨随时代、丹青奏华章》。


2009年

● 创作油画《胡杨颂》,特邀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湖北省第十一届美术展览》。

● 创作系列油画肖像《美术理论家阮璞教授》、《工艺大师张朗教授》、《老艺术家梁培裕老师》、《红色记忆——我与郑昌中老师》,还有多幅油画肖像正在酝酿之中。

● 十二月六日~十四日《回眸——肖成章教授从教45周年、从艺53周年画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2010——2016(待编暂缺)

(注:本文及年表、作品,根据学校官网部分新闻及2009年学生记者采访报道,由宣传部新闻中心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