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夕阳风采 > 正文

武石:铁笔作剑 丹青化犁

【来源:离退休干部工作处  | 发布日期:2015-06-24 】
     武石(1912—1998),原名冯子树,湖南湘潭人,湖北美术学院版画教授,著名的革命家、美术家和诗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以一个革命战士和艺术家的双重身分活跃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作为一名战士,他经历过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风雨,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作为一个画家,他将自己所经历的伟大的历史变迁和亲身参加的壮丽斗争,浇灌在刻刀和画笔上,溶入于画卷中,使艺术在革命中得到了崇高的升华。

纵观武石的艺术生涯,其创作活动可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一、早期的木刻创作活动

武石早期的木刻创作活动与其革命经历密切相关。他是中国现代新兴版画的先驱,他于1949年以前创作的木刻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民众疾苦与军旅生活,黑白对比强烈,表现手段概括有力,真实的反映了新兴木刻阶段版画的气质与品性,具有鲜明的历史与时代特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新兴版画在中国的兴起。在鲁迅的倡导和支持下,木刻艺术迅速成为革命文艺的锐利武器。受鲁迅影响,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的武石开始喜爱上木刻,并尝试用木刻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反映民间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于19389月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革命队伍中的一员,积极投身于到民族救亡和民主革命斗争中。皖南事变前后,他在上饶、余江地区参加过游击战争的组织发动工作,后辗转于湘桂,从事进步文艺活动。这一时期,由于亲眼目睹日寇的暴行,内心充满了愤懑。他开始以抗日游击战争为题材,进行木刻创作,在江南前线刊物上发表,有的在香港《星岛日报》和莫斯科刊物发表或转载。在他的刻刀下,有挣扎在死亡线上苦难同胞,如《苦难中》、《路有冻死骨》有对国民党不抵抗的愤怒呐喊,如《抗日何罪》、《他是汉奸》有号召人们拿起武器上前线英勇杀敌,如《上前线去》、《去讨还血债》、《哪怕山高水又深》、《敌人就在那里》;还有希望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如《联合起来》、《反战反侵略》此时他的木刻在艺术上虽略显粗糙,但其内容却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反抗斗争,体现了救亡图存、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命运的忧患情感,画面上充溢着不可抑制的激情,令人震撼。

1943年,武石前往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一名新四军五师的革命战士。党组织安排他任边区党委机关报《七七报》美术编辑和记者,后又和版画家焦心河等创办了《七七画报》。从那时起,他既是战士又是艺术家,以画笔和刻刀作为战斗武器,活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鄂豫边区战斗频繁,环境动荡,斗争艰苦。新的战斗生活激励着他,促使他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他认为“搞创作,必须要有强烈的像火一样燃烧的感情和愿望,要画要刻,这样产生的作品自然会有一种感人的魅力。哪怕多少年后,还能激动人心。”在五师政委陈少敏的指导下,他认真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用革命理论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和创作。在游击生活中,他用速写的形式记录下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活,再创作成木刻作品,发表在边区出版的《七七报》、《七七日报》、《挺进报》、《老百姓报》、《农救报》等报刊上。他的木刻作品主要以边区热火朝天的革命生活为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连环画《汪老头转变了》叙述了农民积极参加农会活动的故事;《政委收菜》、《支援夏收》、《军民生活》反映了军民团结互助的鱼水之情;《出击》、《敌后武工队》则描绘了武工队和五师战士英勇抗敌的场景。经过战争洪炉的磨练,他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愈来愈成熟。作品的基调也由过去的激愤转为颂扬,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的歌颂而鼓动民众进行更进一步的革命。在艺术表现上,他采用黑与白的形式对民族战争进行艺术概括,具有新鲜活泼、明朗朴质、简洁粗犷的民族风格,深受老百姓和战士的欢迎,在战争年代发挥了积极的政治宣传作用。他的十余幅木刻还被美国进步医生索取,在美国《新时代》画报刊出。

19466月,武石跟随主力部队参加了著名的中原突围。在突破30万敌军重围的战斗中,他也从未放下画笔和刻刀。解放前夕,他的木刻劳军图》、《热烈支前》把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限热爱,迎接胜利的喜悦之情摄入了画卷。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是武石艺术生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磨砺,铸就了他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并融入他的情感和生命。作为新兴版画的先驱,他用自己的木刻创作,表现了中国重大变革时期的革命斗争,弘扬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新兴版画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中期的版画创作活动

武石中期的版画创作主要以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为主要题材,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概貌,艺术表现手法丰富,代表了他版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武石分配到湖北工作。从此,他一直扎根在荆楚大地,为湖北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辛勤耕耘。50年代到60年代初,武石主要从事普及群众文艺工作,先后担任过湖北省文联美术部长、湖北省美术工作室主任、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美协武汉分会副主席等职。他经常深入工厂、矿山和农村,大力普及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基层美术人才,积极组织群众美术活动,挖掘和扶持湖北民间传统艺术。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创作视野,寻找新的创作源泉。配合当时的土地改革,他创作了连环画《田地回老家》,套色版画《麦收》、《丰收》等作品,反映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新貌,具有强烈地时代气息。 

他最杰出的版画艺术成就是工业建设题材的作品。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事业中的成就深深地吸引着武石的注意。他多次深入那些宏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基地,进行写生和创作。1957年,他以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为题材,创作了套色木刻《最后一根钢梁》。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对沟通中国南北交通极为重要。他紧紧抓住这个重大建设题材,多次到大桥建设工地写生,寻找最好地创作契机。当他独具匠心,将大桥合龙时最后一瞬间的壮丽场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时,令人惊叹不已。人们可以看到:湍急的江面上,巨型桥墩巍然屹立,双层桥面凌空而起;桥下是来往的行船,桥上是繁忙的人群,吊车的长臂举起最后一根钢梁,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徐徐落下,即将放入米字型钢铁支架上,完成长江大桥的合龙。毛泽东主席于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看到正在建设中的大桥,十分高兴,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诗中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名句,描写了长江大桥的气势和重要作用。武石则用刻刀记录下“天堑变通途”即将变为现实这一伟大时刻。在艺术手法上,他采用写实方法,通过对一些场景、情节、细节和人物动态的描绘,刻画出建设工地的真实场境,表现了人们忘我的劳动精神和人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赞美了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品中还蕴含着浓郁的诗意。在画面上:巨大的米字型钢铁支架用桔红套色,扎在最后一根钢梁上的红花在半空绽放,长长的红飘带在风中起舞,鲜艳的红旗、火红的航标灯,甚至连滔滔江水也被染上喜悦的红色,整个画面充溢着热烈而喜庆的气氛。这幅作品是武石版画从黑白转变为套色的重要代表作,气魄大而富有感染力,被誉为新中国版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它曾在国内外20多家报刊发表,并入选《中国绘画十年选集》。同时,还被选送参加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被苏联《星火》画报以整版篇幅进行介绍,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1973年,他调入湖北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美术系于1985年独立建院为湖北美术学院)任教,后并被学院评为版画教授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出席过全国第一、二届版画家代表会,并被选为全国版协理事、全国版协顾问。在担任教学任务的同时,他继续进行版画创作。1979年版画《扩建中》参加湖北省建国30周年美术展览,并获得三等奖。1981年,反映葛洲坝工地的版画《锁龙》获“湖北省建党60周年美展三等奖”。套色木刻《长江截流》、《暮洲晓雾》、《激浪》现均存于湖北省美协分会。木刻《夜渡丹江》则再现了中原突围时部队从突破丹江激流的真实而感人的画面。

武石中期的版画创作更加成熟而富有特色。借鉴和吸收了湖北本土丰富的年画和剪纸等民间传统美术形式,版画作品由单一黑白,发展到套色,由小幅变为大幅,以气势宏伟的构图、雄健有力的刀法、强烈明朗的色彩,讴歌了朝气蓬勃的新时代,赞美了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处处流溢出兴奋、喜悦之情,引人共鸣。他在表现工业建设题材方面的创新和表现力,使他成为全国建筑美术有影响的画家之一。他的版画艺术成就也因此达到一个新的高峰。1991年,他荣获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

三、晚期的国画创作活动

武石晚期的作品,以回忆革命历程为主旋律,以国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用丹青再现革命历史,给人以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和催人奋发的前进力量

武石的老家在湖南湘潭县赤泥冲,与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住宅相邻,幼年时曾多次观看齐白石作画,深受影响。他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承潘天寿、吴弗之学习国画时,打下坚实的国画基础。在从事版画创作多年后,武石于80年代初期开始转向国画创作,并迸发出极大的创作激情,用丹青化犁,继续在画坛辛勤耕耘,并再次创造出辉煌的艺术成就。

在题材上,武石突破传统国画题材范围,用中国画的笔墨写革命事迹,把亲身参加的壮丽革命战争和度过的艰难岁月,都熔注于画笔之中,形诸于画卷之上,并寄真情于画中,获得人们的高度赞誉。1981年至1985年间,他不顾年事已高,多次背着画板,拿着画笔,沿着中原突围路线,重涉战斗硝烟弥漫过的战场和他战斗过的地方,边采访,边写生,边创作。他以奔放的笔墨,纵肆粗犷的笔势,创作出一系列反映反映抗日民主根据地和中原突围革命战争历史的作品,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真切地再现了人民军队不畏艰难险阻的战斗历程。如:《风云急卷》以奔放的笔墨横扫出风云急卷山岳动,战令传时骏马飞的气势;《林中夜行》以大块的墨色营造出深夜战士林中急行军的紧张气氛;《激战前坡岭》描写了中原军区二纵四十五团,在前坡岭与敌军顽强奋战,保卫全军安全通过的激烈场景;《奇寒炼铁骨》、《踏破秦岭千里雪》刻画了战士们在秦岭山区与敌人开展游击战途中,不畏奇寒,露宿于风雪之中的情景;《鱼水情》则反映了军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还有《跨过柳林》、《长江天险何能阻》、《巍巍玉皇顶》、《云涌荆紫关》、《装点大悟山,此树最相得》等作品都无不寄写出画家的革命情怀,构成了他革命历史题材最为精心动魄的基调和灵魂。

诗与画的结合是武石国画的特色之一。他不仅是革命家、美术家,还是一位勤奋的诗人。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画诗画合壁的传统,在表现革命战争历史题材的国画画卷中,写下大量的题画诗。这些诗或叙述,或寄情,无不意境深远,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他在描绘中原北路突围军和陕南游击队在秦岭胜利会师的国画《秦岭情》画卷上题诗:“中原转战突重围,前堵后追未可摧。此日会师鱼得水,龙腾虎跃展神威。”表达了当时部队会师时的喜悦之情和战士们坚不可摧的革命斗志,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他的一些花鸟画,看似平凡,却散发着朴实的情感,赋予了革命的人生、哲理、情操等内容。他在《战地黄花》的画面题写“抗战时日住大悟山中,每到深秋,山巅溪岸黄花怒放,折来插于陶坛中、弹壳内,让清香满室也。”表现了战士们在艰苦岁月中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读者能从中得到人生的感悟。

武石一生追求真理、真情,这是他永不停歇创作的动力,也是他作品感人至深的根本原因。他的国画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用笔遒劲,底蕴深厚;涉笔成趣,气格高迈,使人们对他的画作进行欣赏的同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他曾先后在武汉、北京、上海、南京、济南、成都、西安、广州、深圳、湘潭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出版了《武石画集》、《征途纪行》、《武石书画作品集》和《武石诗草》,在美术界和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并得到很高的评价。

19986月,武石在湖北与世长辞。“铁笔作剑救亡解放生死何惧酬国壮志,丹青化犁建设改革宠辱不惊报党赤心。”这幅挽联是武石艺术理想和高尚意志的真实写照。他虽然很早就脱下了军装,但军人的英勇果敢、军人的奉献精神铸了这位战士画家,也成就了他不朽的艺术人生!

1、袁伟《丹青难写是精神》——《武石书画》作品集前言长城出版社20065

2、李瑞洪《战士与画家武石》< 武汉文史资料》200809

                          张爱华 原湖北美术学院档案馆馆长

                                           2010.6